最新消息

疫情加速經濟去實體化

  • 臉書
  • twitter
  • 分享到噗浪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Email

線上購物、遠距工作可能形成長久趨勢 驅動影視娛樂、零售業轉型
【編譯林奕榮/綜合外電】
新冠疫情加速美國企業和民眾轉向數位世界的步調,原本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實現的線上購物、視訊會議和遠距工作,已在短短幾個月內實現,且這些「去實體化」(dematerialization)的轉變可能形成長久趨勢。

從股市投資、企業支出模式到人們減少使用實體現金,都反映這個趨勢;投資人2020年青睞聚焦數位化、輕資產商業模式的企業,帶動Airbnb、亞馬遜等公司的股價大漲,而提供基礎設施以實現輕資產商業模式的公司,例如Shopify、 Zoom及微軟,也備受追捧。許多企業都正減少商辦空間和商旅預算,同時提高雲端運算、協同作業軟體及物流等支出。

華爾街日報指出,經濟正在經歷「去實體化」的過程。芝加哥西北大學經濟史學家莫奇爾表示,驅動「去實體化」趨勢的關鍵動能,來自資訊科技的進步,以類比和數位模擬創造更逼真的感受,也就是「虛擬化」。

影視娛樂產業已出現類似轉型,例如華納兄弟決定2021年所有影片都將在電影院和HBO Max串流服務同步上映,反映電影相關體驗的實體部分規模將縮小,而零售商提供模擬實際購物的虛擬體驗等技術,也提高了消費者對網路消費的接受度。

遠距和無接觸支付也興起,現金被減少使用。摩根大通的資料顯示,無卡交易(card not present)金額占信用卡總消費額的比重去年12月初已升至逾50%,高於2月時的約40%。

而且,在家上班的趨勢,預料也將延續至疫情結束後。芝加哥大學Becker Friedman研究所的訪調顯示,民眾在疫情爆發前,約5%工作日是在家上班,這個比率去年11月攀升至50%,受訪者也預期,疫情結束後,在家上班的時間比率為22%。

(聯合新聞網授權)